项目评价材料
核医学科放射性职业危害评价所需材料 -捕鱼娱乐平台
一:委托编写放射性职业危害评价报告的委托书;
二:医院核医学科放射性同位素及密封源主要技术参数;
核 素 名 称 |
放射性活度(bq/a) |
物理、化学状态 |
日等效操作量(bq) |
年等效用量(bq) |
操 作 方 式 |
使用场所 |
153sm |
|
|
|
|
|
|
125i |
|
|
|
|
|
|
99mtc |
|
|
|
|
|
|
89sr |
|
|
|
|
|
|
131i-oih |
|
|
|
|
|
|
131i |
|
|
|
|
|
|
201tl |
|
|
|
|
|
|
18f |
|
|
|
|
|
|
67ga |
|
|
|
|
|
|
125i |
|
|
|
|
|
|
备注:本表格医院根据实际情况对核素进行删除或增加。
三:核医学科的各项操作流程
主要操作流程为:登记,注射室注射药物,等候室等候,运动负荷,专用卫生间排泄,检查。
四:医疗机构应建立放射防护管理制度,至少应包括以下内容:
a)工作人员个人剂量监测制度;
b)工作人员职业健康检查制度;
c)放射防护知识培训制度;
d)工作场所监测制度,定期对核医学诊疗场所进行放射性水平及放射性污染监测。
e)放射性核素和放射性药品的接收、领用、使用、归还、保管等制度;
f)辐射危害告知制度;
g)放射事故应急预案,应急预案应包括事故的报告、处置、应急演练等内容;
h)放射性废物收集与处置制度 ;
i)放射防护管理人员职责;
j)放射防护制度执行情况的检查制度和放射防护设施运行检查制度;
k)档案管理制度,包括患者检查、治疗档案、诊疗质量保证、设备质量控制档案、放射防护档案(如日常辐射水平、污染水平测量记录)、工作人员教育培训、个人剂量、职业健康管理档案、放射性物质使用、贮存档案、事故处置档案等。
五、核医学科图纸电子文档(cad)及图纸包含内容
1、核医学科房屋设计图纸平面图和剖面图;
2、核医学科上、下层房屋设计的的平面图,图纸含有核医学诊断、治疗用工作场所的布局;
3、图纸中应设有专门的放射性废物存放场所;使用核素发生器制备放射性药物的,提供有单独淋洗、分装、质量控制场的布局;
4、开展放射性核素治疗的科室应提供设置贮源室和专门的治疗室的布局,使用大于400mbq的131i进行放射性核素治疗、开展放射性粒子源植入治疗的科室应设置专用病房,并配有病人淋浴室与卫生间。
5、核医学诊疗设备及其他相关设备的布局。
6、墙体和核医学科屋顶和地面的建筑材料及密度。
7、放射性废水的衰变池的图纸;
8、所医院平面布局图。
六:核医学科房屋位置及周围环境本地放射性水平;
七:核医学科配置的通风橱,通风橱在工作中风速不小于1m/s,对使用、存放发射γ射线的放射性核素、放射性药物的房间,如扫描室、治疗室、病房、给药后病人等候室(区)、分装、给药室、贮源室等进行适当屏蔽。使距室外墙面30cm处的人员可接触位置周围剂量当量率小于2.5μsv•h-1。配备相应的防护器具,如防护屏、带防护套注射器、镊子、夹子、药物临时存放盒、源罐、铅砖、铅容器等。配备表面污染仪。
- 上一个:委托书
- 下一个:放射治疗建设项目放射性职业危害评价所需材料